自深深处

如何鉴赏评论一部小说(个人向)

前夜 @昀汐  问我怎么鉴赏文章,因前日疲劳过分,未能详细道来,如今得空,再捋一遍思路,娓娓道来。

以下都为几年来阅读小说和书写文评所总结的个人经验和评判标准,全当分享和表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适用于所有人群。还望周知。

 

一、主题

最为重要的是主题。

一部好的小说,必须得有“骨”。这类“骨”乃是文章的精髓核心所在,是文章从头到尾叙事所要表明和突出的中心,有了这条顶天立地的“骨”,才能不断地延伸神经纤维、组成肌肉蛋白等等物质,幻化为一部“有实体”的小说。

“骨”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要真正博人眼球,还要看你“选骨”的手段——小说的主题选择,更是能凸显文章深度与作者阅历及思维广薄深浅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一本童话和一本反乌托邦小说,你觉得更好看的是哪本?

排除幼儿儿童稍显稚嫩的特殊因素,将视角转为大多数人群,百分之七十的人会选择“反乌托邦小说”。

那么难道童话就不好了吗?难道童话就没有主题了吗?

非也。童话主题自然是有——不过是人间黑白善恶分明、世间多温暖善良罢了,但是真正对比起反乌托邦小说的追求绝对平等、反对暴政统治等层次较深的主题,就显得稍逊一筹了。

人生而有魂,但这世上魂灵也分腌臜傲岸之属;将此概念转换一下赋予书籍上面,也是如此。

漂亮的“骨”,一定能吸引眼球并深博他人共鸣。

我的女神priest笔下的极大部分(不敢说满)小说,都具有值得肯定的“骨”。例如《默读》对社会犯罪及光明黑暗的影射与辩驳,《残次品》对新星社会阶级的疑惑和对自由与梦想的不懈追求,《杀破狼》对家国天下和时代更迭的情怀与思考,《六爻》对逍遥道法和绝对自由的议论和探讨,《山河表里》对现实和幻想的哲理性辩论,《天涯客》对传统武侠和新式向往的创新创作,《镇魂》对生命长短和中国古代神话的自我认知和巧妙转化……

主题深刻,哲理性强,值得思考的地方之多,这都是一副“漂亮的骨”所具有的东西——而正因如此,她的小说,才能从“落英缤纷”、“群狼环伺”的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挤进大众市场,成为瞩目的佳作。

言简意赅,拿到一部小说,先看有没有主题,再看主题的深度如何,要是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能折射不同时代的特征、能挖掘议论的东西较多,同时作者给出了自己对于主题之思考的话——不说一定,但极大可能下不会是一部不好的小说。

二、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这句话都给说烂了,但还是不得不提——优秀的人物对文章的推动有着显著的作用,是更能抓住读者之心的东西。

在这个人们已经厌倦了大团圆喜剧结尾的时代,更多“苦难型”角色层出不穷,如我一直喜欢和敬佩的余华、莫言二位老师,他们笔下的人物,我是非常喜欢的——无论是家道中落、生死之间的福贵,还是荒诞可笑、固执聪慧的李光头,亦或是深有血性、不惧死亡的孙丙,红色木头、悲哀自救的姑姑……书中种种苦难与磨砺,底层人民中多多挣扎与不堪,他们不愿“站着死”,只愿“跪着生”,时代这一把利刃,为作者所用,作为塑造文章人物的利器,神奇而魔幻地刻画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形象——每个人具有自己特别的灵魂,而这灵魂,仿佛不是作者所给予的,而是书页之中,那蕴含深处的时代一刀一刀地削好了他们的肉体、安好了他们的心脏。

作为小说之中的人物,他们不仅与文中的“骨”又是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读来读去,人物由书中而生,而书,又为人物所造——二者密不可分,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

那么,怎样的人物能够深得我心呢?

我给出这样几个关键词:真实合理、初心不改、潇洒自如。

真实合理——虽然笔下的人物都是作者精血诚聚所塑造的“亲孩子”,但若将世间所有美德都赐予这样一个角色的话,反倒有些不合理。人生来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一个人真的什么都能做的很好、什么错误都不犯、没有自己的缺点,这个人,反而“不完美”。

因为他不真实。

我希望在书中所给予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物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人是环境塑造的产物,假设一个孩子童年一直活在家庭欺凌暴力之下,长大之后,若没有一个震撼的转折点,这个孩子怎么能跟“阳光潇洒”扯上一点关系?

饥荒年代,人食了人,果腹之后流了泪,这才真实,也为合理,却悲慨万分、痛彻心扉(一种时代的压抑和阴翳是可以通过人物传达的)。

初心不改——一个面临世道艰辛、人心险恶的人,历尽千帆之后,归来还能“少年”吗?若是可以,那我定当敬佩不已。

像《千秋》中的沈峤,像《默读》中的费渡,像《撒野》中的蒋丞,像《天官赐福》中的师青玄。

阅读一整部长篇小说,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白驹过隙之后,有多少角色能够立足脚跟、能够守住最初的那份性情;有的人老的老、死的死,有的人走的走、散的散,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过后,能有多少人能“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我们常言人物要具有成长性——而成长过后,当尘埃落定、叶落归根,文章到了尾声,作者已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回头再看一眼——你所认定的人物,他守住最初的那份初心了吗?他实现了他的梦想吗?他是否褪去了青涩但却不失“揽之心茝”?

或许最后日薄西山、斜阳晚钟,那人一身素衣牵起一头瘦马,古道西风断肠天涯了,满脸憔悴沧桑遍布了,他还能对天长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若真有这样十万八千条路、山高水长步步艰辛走来,却能够如此的人物,我定当甘拜下风并钦佩不已。

潇洒自如——求不得乃是人间常态,那么,有人能够“放下”吗?想来很难。

在我小时的执着的思想中,既然认定了一件事、喜欢了一个人、决定了一个梦,无论时运怎样不齐、命途怎样多舛,都要倾尽全力、不顾一切去达成所望。

但还是我“年少轻狂”“无知自大”了。

读的书越多,经历的越多,才发现很多事并不是“努力了一定就能成功的”。常言“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失败了,成功还要多久才会到达呢?常道“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再为你开一扇窗”,可是开了窗,若是夜晚风雨如晦,还能有一丝光亮照进来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浪子、潇洒侠客,他们跳脱于红尘俗世之外,一把寒光利剑逍遥这壮美山河,白衣轻飏、好不恣意;黄药师、杨过、令狐冲……这些人物,以“委心任去留”为牌匾,“潇洒走一回”为目标,跟着世间无法避免的爱恨情仇,真正走入了“江湖”。

正可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最恨文中有人多愁善感、故步自封、黛玉葬花,最不屑文中有人一世偏执、一世狭隘、一世呆愣,最无奈文中有人求不得、无所获、出生猥贱无人知晓、死后也无葬身之地——

若如之,倒不如卸下一身包袱、褪去身上锋芒,做个潇洒侠客便好。若我悲,则山河同悲,若我喜,则鸟兽共喜,若我潇洒一去不回首了,那滚滚长江,也就东逝水罢。

虽英雄总有迟暮,红颜总有一老,但只要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身为逍遥散人,又有何惧呢?

这便是我对“潇洒自如”型人物的喜爱之处。

三、剧情+文笔

对于剧情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逻辑清晰度和创新故事能力。

我不爱爽文、不爱金手指、不爱性转、不爱无脑甜、不爱拖拖沓沓的无限流、不爱荒谬荒诞、肉香四溢的ABO和生子情节。

说实话,看了这么多年小说,口味愈发刁钻起来,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一本心仪的,可越看越后,却因为种种雷点和逻辑不清晰、故事狗血等内容让我不得不放弃阅读。

因此总有朋友跟我打趣:“你怎么屁事儿那么多,爱看不看!”

我尊重每位作者的作品,也明白作者笔下的每一位人物、每一段情节都是作者一点一点挖尽心思所去塑造和捏造的;而正因为我理解写文的不易与含辛茹苦,所以我更希望作者付出了精力和时间的作品能够往优秀的方面去走;博君一时一笑、轻松发泄的文章不是不好,而是“走不久”。

这种“走不久”在我看来是一类文章的病态,可能一时大红大紫、博人眼球了,但是真的放在“可评论性文学”专栏里一一剖析的话,还具有很多的不足与疏漏之处。

低龄狗血型小说、无脑专甜型小说、打怪升级类小说……诸多种种,层出不穷。

以前那个年纪觉得格外对胃口,但是随着心智的不断成长,才发觉很多地方非常可笑。每每受人推荐后读完,除了揉揉眉心,也只剩下笑一笑了。我只是纳闷,作者究竟怎么看待“写作”这两个字?作者究竟想写出一篇“怎样”的文章?作者又是怎样希望读了自己小说的读者,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呢?

呜呼!一针见血且毫不留情面的指出,其实很多刚刚涉及文坛领域的作者是“失去鸿鹄之志”的吧?

说完我内心的无可奈何和愤懑之情,再回过头来略提一嘴“逻辑问题”和“创新能力”。

相信逻辑不用我多讲。简而言之,就是挖坑与填坑的关系——作者设置谜团后是否做出相应合理的解答?引入的人物是否无关紧要?设想了庞大的格局,有没有给出完整的陈述?

这些都需要作者强大的逻辑能力,能不把自己绕晕又能使读者明白,这样一部小说,才算是脉络清晰了。

创新能力就是你写了一篇怎样的故事。你的故事是否能引人入胜、巧妙设置悬念,是否能让读者在读到一些情节,有着“恍然大悟”或“出乎意料”的感受,这些因素,真正成功做到了,方可为文章增色添彩。

 

再来谈文笔问题——曾经我一向追崇“美学”。就是只要文章辞藻华丽、修辞丰富、古色古香、描写动人,我就将此视为“文中尤物”。但其实不然,很多时候,过多臃肿华美的外衣,总会掩盖掉文章本身。

几十万字的古代小说,一半都是环境描写和人物外貌描写,好看吗?

一篇快意武侠,到了后半段却以你依我浓情意绵绵一段一段的古诗情人佳话堆砌而成,好看吗?

别说现代了,出去狗血杂糅的情节不讲,那些让人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且分外毛骨悚然的情诗格式,好看吗?

显然是差强人意的。

因此,作者不需要为了“美”而“美”,肥胖臃肿的华美辞藻会使文章情节味同嚼蜡,甚至有注水的嫌疑存在。

适当好处的文笔给文章平添秋色,情与景自动相融,有悲壮、有残酷、有清新、有雅丽,有粉身碎骨之沉重感,有山盟海誓之珍重感,有生离死别之凄凉感,有久别重逢之淡然感……

记得在淮上《破云1》的结尾处有一段情景描写,具体也记不清了,只是读至那处,“西南边境上阳光破云而出”的文字让我分外震撼:一来扣住了标题,而来升华了核心,三来又有巧妙之处,人生与外景的交相辉映、互相融合——都使我不得不对此段描写甘拜下风。

读《天涯客》内周子舒知道自己只有废了一身武功才能保全性命后,在树林中嘶哑赋歌,寒风卷发呼呼拍脸,满是萧瑟。

读《兄弟》宋纲卧于火车轨道之上,凝望漫天红霞如血,金轮渐渐西沉,在轰鸣声当中身形湮灭的那一刻,满是悲恸。

读《1984》温斯顿被捆绑在椅子上,遭受痛苦的电击后得知爱人背叛了自己的茫然与麻木,呆愣地看着“老大哥”的画像,满是压抑。

文笔映了主题,加强了人物,是一部优质小说不得不具有的物质——无论他的风格基调是古色古香还是轻松诙谐,亦或荒诞残酷、自由散漫,但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只要“合适”了,一定能更加吸引读者眼球。

 

以上种种,均为个人时至今日阅读所总结出的鉴赏与评价体系,在往后的读书道路中,可能还会有新的收获与新的总结,不过,倒时再补充也无妨——等更成长多一点,阅历更丰富一点,回头再看这篇文章观点,说不定还会觉着分外可笑与无知呢。

 

评论 ( 6 )
热度 ( 83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梁小明 | Powered by LOFTER